小暑至,三伏始。古人深知“伏者,謂陰氣將起,迫于殘陽而未得升”,故有“三伏天練精兵”的傳統(tǒng)。炎炎烈日下的揮汗如雨,恰是對體魄與意志的考驗;年輕干部不經(jīng)一番基層一線的“火熱實踐”與急難險重的“滾燙挑戰(zhàn)”,何以淬煉出堪當大任的真金質(zhì)地?
扎根“熱土地”,在基層一線“蹲苗”成長。三伏天的作物,需要充足的陽光與養(yǎng)分才能拔節(jié)生長。年輕干部同樣離不開基層這一“三伏練兵場”,需如作物般深扎根系,在基層中多沾點“泥土味”。要學會走出空調(diào)房,放下架子、俯下身子、邁出步子,開展蹲點式調(diào)研而非打卡式走訪。腳下沾有多少泥土,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。年輕干部只有把辦公桌搬到田間地頭,多到基層去,多到群眾意見集中、工作打不開局面的地方去,了解和掌握基層的第一手材料,才能真正聽懂方言、讀懂民心、深深扎根,打通基層工作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直面“熱挑戰(zhàn)”,于急難險重錘煉擔當。炎熱最能考驗作物耐力,急難險重任務最能錘煉干部擔當。勇于擔當,就是遇到矛盾不怕事、碰到問題不回避,敢于直面矛盾,跳進矛盾漩渦中去解決問題。面對工作中的具體矛盾,要保持“逢山開路,遇水搭橋”的精氣神,努力找到化解矛盾的具體辦法,決不能在困難挑戰(zhàn)面前畏難繳械。要敢于到困難大、怨氣重、矛盾多的地方去解決問題,敢鉆“矛盾窩”,多辦“棘手事”,啃下“硬骨頭”。年輕干部只有在群眾工作的汗水中、解決難題的磨礪中、應急處突的緊張中,才能讓擔當?shù)募绨蛟?ldquo;烈日”下結(jié)實起來。
熔鑄“熱定力”,在紛繁局面“百煉成金”。小暑時節(jié),氣象復雜多變,旱澇交織時有發(fā)生。年輕干部成長之路同樣不會一帆風順,既需在順境中銳意進取,更需在困境里保持磐石定力。在面對突發(fā)公共事件時,年輕干部要冷靜思考、沉著應對,不被恐慌情緒所左右,迅速制定出科學有效的應對措施;在推進改革發(fā)展過程中,要堅定不移地推動各項改革舉措落地見效;在面臨各種榮譽和誘惑時,要戒驕戒躁,耐得住寂寞、經(jīng)得起考驗,不為短期利益或外界雜音所動搖。年輕干部唯有如小暑時節(jié)的作物,在高溫下保持內(nèi)在水分,在風雨中穩(wěn)住自身根基,練就“每臨大事有靜氣”的沉穩(wěn)內(nèi)核,才能在紛繁復雜的局面中準確識變、科學應變、主動求變,最終在“大暑”般嚴峻的考驗面前淬煉成金,交出無愧于時代的答卷。
(作者:張舒,中共紹興市越城區(qū)委組織部)
